KAI FACT magazine
贝印香港的40年历程。“过去”和“未来”。
FACT  No.07


贝印香港的40年历程。
“过去”和“未来”。

亚洲是贝印的最大市场。
其中,〈贝印香港〉在商业往来中发挥着核心作用,并将在明年迎来40周年纪念日。
届时,我们将回顾贝印在亚洲地区,
特别是在中国发展的“过去”,展望在全亚洲发展的“未来”。

香港作为亚洲的枢纽城市,
发挥着统括作用

2018年,将迎来〈贝印香港〉40周年。5年前就任总经理的青木良太说道:“坚定不移地深度挖掘当地市场,提高香港地区内的销售额”。负责国内零售业务的Chan Ka Yuk Gareth说到:“〈KAI SHOP〉现在已开设了2家店铺,直接接触终端用户的场所得以增加。良好的售后服务获得了顾客和采购方的信赖。”
〈贝印香港〉是作为统括整个亚洲的重要据点。在此之前,将其作为通往中国的门户承担了重要的职责,但随着中国市场的自由化和活性化发展,逐渐发展成为面向全亚洲的据点。
青木说到“与美国和欧洲相比,亚洲的成绩并不算好。通过与〈贝印〉公司的国际部展开合作,灵活利用地区优势,与亚洲各国实现友好往来。与顾客构筑更加密切的关系”。
此外,家庭用品和美容用品的OEM也是贝印的一大业务。除了贝印的先进技术和卓越品质之外,最近也加入了从营销观点和设计性出发的提案。OEM的负责人黄鸿泰称“从OEM到 ODM =原创、设计、制造的需求内容正在发生变化”。通过在亚洲拥有更多的制造据点,将各据点制造的产品组合搭配以满足市场需求,尽可能实现就近发货,调整出口关税等。灵活利用香港的地理优势,发挥亚洲枢纽的作用。
青木良太/总经理。曾在日本国内由营业部转至国际部。这是青木良太调到香港工作的第5年。“现在,人们并不会奔着贝印的名头购买。我希望贝印商品能够占据更多市场,让人们‘拿起中意的商品便是贝印制造’”。
  • 〈旬〉系列刀具在香港也广受好评。果然,还是中式菜刀比较畅销,是代表中国文化的象征。
  • 桌子上摆放着盾牌和〈三和像〉的小型铜像,时刻将贝印的创业精神铭记于心。
黄鸿泰/OEM经理、执行官。“在香港、日本和广州这3个地区积极进行团队合作”。
Chan Ka Yuk Gareth/国内零售担当。“贝印这一品牌虽然历史悠久,但仍要注重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”。

设立香港当地法人奇异刀剪有限公司香港(现在的Kai Cutlery
(H.K.)Ltd.)。是贝印在亚洲的第一家分公司。

办事处成立之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外驻人员办事处。主要负责对销售代理店进行跟进。从日本引进“罗纱剪”(用于缝制的剪刀)并展开销售。采取1名日本员工外驻体制。

为纪念贝印创业80周年,贝印组织员工进行了首次海外旅行,共600名来自于生产、销售部门的员工到香港访问。

贝印将办事处迁至柴湾,兼具仓库使用,正式开始整合家庭用品、美妆和剃刀商品的库存,进行进口销售。有3名日本人员工。

发售日本第一款三枚刃剃刀K3,并在2层有轨电车的车体上强势
刊登着K3包装广告,极为引人注目。

在香港举行“辰巳琢郎精选点心大赛”预赛。

开设亚洲第一家贝印旗舰店Kai Shop的1号店。

贝印于2016年3月在葵坊开设了香港地区的第2家分店〈Kai shop〉。与其在上海的店铺一样,在整个亚洲地区设立一致的理念,使其保持统一。关于厨房用品,香港人与日本保守风格不同的是,他们喜爱新兴事物,因此,“店内还摆放了许多紧随潮流的时尚商品”,亚洲地区的VMD负责人井村真美代说道。“旬”系列产品非常畅销。尤其在过去的10年中,作为制作甜点的刀具,销量急剧增长。
考虑到香港土地狭长,地价昂贵,以及追求新兴事物的香港气质,我们采用可移动式的陈列柜来展示日常用品。店铺灵活利用木材的纹理进行设计,营造出高级的质感。在〈Kai shop〉内,可以清晰地观赏到各种商品,充满了“市场氛围”。
井村真美代(右)和实际经营店铺的员工们。他们积极向人们推荐充满香港风格的便利商品,如“关孙六”系列的“擦菜器”、锅铲和长柄勺等基本商品。

香港 | 报道一览

  • 分享这篇报道
  • twitter
  • facebook
  • printerest